文字語言 一字之差的影響
進入正題之前,請先看這三個字意的不同與相近處。
甩
注音:
ㄕㄨㄞˇ
解釋:
(1)拋棄。如:「甩脫」、「甩掉」、「把老婆給甩了。」
(2)搖擺。如:「甩手」、「甩動」、「甩尾巴」、「甩甩頭髮」。
(3)拋投。如:「他將繩套甩向牛隻,輕易的套住一頭牛。」
(4)理會。如:「不甩你!」、「不甩他那一套!」
資料來源:教育百科 教育雲
Swing
to move easily and without interruption backwards and forwards or from one side to the other, especially from a fixed point, or to cause something or someone to do ()
資料來源:劍橋英語詞典
Swing 中文
擺動,搖擺,搖晃
資料來源:劍橋詞典
盪
注音:
ㄉㄤˋ
解釋:
(1)洗滌。如:「盪滌」、「盪口」。
(2)清除、掃淨。如:「盪除」。
(3)搖動。如:「盪漾」、「盪舟」、「搖盪」、「盪秋千」。
(4)閒逛。如:「遊盪」、「閒盪」。
(5)盪盪:廣大空曠的樣子。
接著進入正題。
從事壺鈴訓練與教學,推廣過程中,最令自己忍不住翻白眼,理性斷線的事情;不是動作品質或標準的差異或爭議,不是流派之爭。而是 Swing 這個動作,聽到或看到有人用「甩」這個字來表示;偶爾也會看到翻譯成「搖擺」,同樣會翻個白眼。為什麼自己在初次翻譯定義壺鈴動作的時候,刻意選用「盪」這個字,而不是其他中文字,看了上面的字意說明,應該已經可以明白。壺鈴的最核心最基礎最關鍵的發力動作,驅動全身與壺鈴的力量來源,不是你的手腕,不是手臂,不是肩膀,不是上背,更不是下背。不甩不晃不搖不擺,是你的臀與腿用力壓緊地面。
Kettlebell Swing ,全身的發力機制,就是自地面垂直起跳。整合全身張力,臀腿發出極大力量,往地面施力,並藉著與地面對抗的反作用力,將這股力量作用在全身,使你的身體離開地面。帶著壺鈴操作壺鈴動作時,則是運用技巧與發力時序,將這股對地發力同時獲得的反作用力,作用在壺鈴上,使其產生往上及稍微往前,有特定運動軌跡的專項運動。同樣的原則,也適用于各式爆發力驅動負重的運動上,例如舉重、鉛球、標槍、棒球... 等等。
對地發力的機制,使物件產生前後擺盪的鐘擺運動,在盪鞦韆的遊戲上是最符合條件的。因此,提到壺鈴的最基礎協調爆發力技巧練習, Kettlebell Swing,選用盪壺鈴這個詞,在字意的理解上最為接近。
文字語言,不只是使用者自己覺得合用好用習慣就行。文字語言重在與他人溝通,會因為字詞使用的些微差異,令人產生誤解或誤導理解意思的狀況,理當斟酌避免。
若是你同意,壺鈴在身上的運動,尤其最基礎的發力機制,不靠手,不借手臂與上背,那麼你應該可以同意,在中文翻譯上, SWING 這個動作,應該翻譯為盪,不是甩,也不搖擺。
若是你覺得用哪個字都沒差,反正是同樣的動作,何必計較太多。個人其實除了翻翻白眼,雙手一攤,無可奈何。
傳授沒有混淆的正確知識、技巧、學習方式,是壺鈴指導員應該做的。若是你能不受語言文字限制,傳達正確的方式,令學習與練習者實際上獲益,想用什麼方式去描述說明,是個人的選擇。只是,就自己對語言文字的敏感度與實際生活經驗看待這件事,少有人能不受語言文字表徵意義的影響,只就其文意本身要傳達的意思去理解,不做其他解讀。當你用了「甩」這個字,有多少人會認為,這個動作有拋開、拋甩、拉扯、手的力量?相信為數不少。當你用盪鞦韆去說明盪壺鈴的發力機制,用臀腿的力量去「盪」,除非是從來沒玩過鞦韆的人,否則,以曾經體驗的身體活動去理解,加上文字敘述說明,會更容易些。
最後,若是你覺得盪壺鈴,重點不在臀腿對地發力。建議你,去找個認真的,有正確實際學習與練習資歷的壺鈴指導員,好好認真的練習。若是你覺得不同壺鈴技巧動作,身體發力移動壺鈴的位置不盡相同,需要特別學習,還是建議你,去找正格的指導員,好好學習。臀腿需要繃緊用力,但是,別忘記,你發出的全身力量,要往地面送。看不懂?來找我,教你!